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大會開幕以來,中國廣核集團廣東各項目員工以多種形式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大家一致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自身優勢、挑戰自我,堅持高質量發展中廣核各在運在建清潔能源項目,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助力國家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廣東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
深秋的深圳大亞灣畔,碧空如洗,天藍海藍。自1994年商運至今,大亞灣核電基地已安全穩定的為粵港澳大灣區供電28年。
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運維接產組組長葉永東表示,新時代十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央企業打造的一系列國之重器和超級工程,探月探火、深海探測、量子信息、核電技術等舉世矚目,從不同維度鐫刻下國家發展的新坐標。“我所工作的大亞灣核電基地同樣也在續寫清潔能源的新篇章。大亞灣核電基地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計上網電量8686億度,其中對港供電累計達2924億度,占香港總用電量的四分之一。作為大亞灣核電一線工作者,我將以高標準、嚴要求,安全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助力大亞灣核電持續為滿足粵港澳大灣區電力供應、改善能源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廣東陽江核電基地
在廣東陽江核電基地,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字排開。這里是我國一次核準建設機組數量最多的核電項目,于2019年7月24日全面建成。
全國青年文明號號長、陽江核電有限公司計劃部副經理李學光表示,“這是一次前進引領,奮斗召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會議,我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立足新發展階段,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形勢下,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創新發展,以更高的要求、更強的責任感做好群堆生產計劃管理、大修管理、涉網工作、電力營銷、精益化、數字化轉型以及人才培養等工作,踐行‘嚴慎細實’工作作風,持續推動群堆管理創新創優,確保6臺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為‘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實現貢獻更多清潔能源。”
廣東惠州太平嶺核電基地“華龍一號”建設現場
毗鄰惠東海龜自然保護區的太平嶺核電項目,是我國首個生態核電示范項目,一期工程1、2號機組已分別于2019年12月26日、2020年10月15日開工建設,標志著中廣核“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正式開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華龍一號核電技術作為‘國家名片’之一,儼然已成為國家建設新型工業化制造強國,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規劃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選項。”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土建工程科科長易明雄談到,目前,太平嶺核電一期工程穩步推進,在各參建單位的配合下圓滿實現了1、2號機組穹頂吊裝任務,已全面轉入安裝協同和籌備二期工程建設的新階段。“我作為現場主體土建施工管理的一員,必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踐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高質量助推‘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實現批量化建設,為惠州核電創建國家優質工程、華龍國際標桿工程、生態核電示范工程貢獻力量。”
廣東陸豐核電基地5號機組主體工程建設現場
2022年9月8日,陸豐核電項目5號機組主體工程開工,中廣核在廣東再添1臺“華龍一號”機組,陸豐核電基地成為中廣核旗下第九個核電基地。
“我帶著對陸豐核電項目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全程認真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大會報告。對報告中四次提到的‘新發展理念’感受尤深,報告明確指出,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核電技術作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擔當著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使命。”中廣核陸豐核電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楊滿表示,作為一名核電人,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義無反顧、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立志把陸豐核電建設成為安全、優質工程,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落地生根。我們將倍加珍惜、始終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加強學習、努力工作、提高能力,為‘華龍一號’核電技術的后續批量化和高質量發展做好技術和能力準備,用實際行動踐行新發展理念。”
中廣核廣東汕尾后湖海上風電場
在距離陸豐核電基地16公里外的海面上,91臺高大的白色風機整齊排列著,將海風源源不斷地轉化成綠色電力。這里是中廣核汕尾后湖海上風電場,是中廣核在廣東省堅持綠色發展的又一生動實踐。項目于2021年11月25日實現全部機組并網發電,成為投運當時國內在運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中廣核汕尾海上風電項目公司副總經理王玉超觀看完黨的二十大開幕直播后激動地表示,“我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而感到無比自豪,精神更加抖擻、全身充滿斗志,為新能源事業繼續奮斗的信念更加堅定。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使我國以更經濟的方式,實現更高水平更安全的綠色發展。這給我指明了奮斗方向、繪就了事業藍圖、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將不忘來時的初心、做好當下的工作、勇擔未來的使命,勇做新能源事業發展排頭兵。我們將持續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節能減排、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實現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更新、更大貢獻,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